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菌种鉴定

菌种鉴定

发布时间:2025-08-06 12:11:49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菌种鉴定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微生物世界的“身份认证”:深入解析菌种鉴定

在微观世界里,数以亿计的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。精准识别这些微生物的身份——即菌种鉴定,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核心基石。无论是在临床诊断中揪出致病元凶、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拦截污染源头,还是在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中评估微生物的作用,准确鉴定菌种都至关重要。它如同为微生物颁发了一张“身份证”,为后续的防控、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关键信息。

一、 核心检测项目:多维度身份确认

菌种鉴定并非单一指标的确认,而是通过多维度、多层次的特征分析,构建微生物的“身份画像”:

  1. 形态学特征:

    • 显微镜观察: 菌体形状(球菌、杆菌、螺旋菌等)、大小、排列方式、有无鞭毛(运动性)、芽孢(位置、形状)、荚膜等。革兰氏染色反应(阳性/紫色,阴性/红色)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分类依据。
    • 菌落特征: 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,包括大小、形状、边缘、隆起度、表面(光滑、粗糙、褶皱等)、光泽、透明度、颜色、硬度以及在血平板上的溶血情况(α、β、γ溶血)。
  2. 生理生化特性:

    • 代谢能力: 糖/醇发酵试验(产酸、产气)、氧化酶试验、触酶试验、凝固酶试验、吲哚试验(IMViC系列:吲哚、甲基红、VP、枸橼酸盐利用)、硝酸盐还原试验、尿素酶试验、明胶液化试验、硫化氢产生试验等。
    • 生长需求与条件: 需氧性/厌氧性、最适生长温度、pH耐受范围、盐耐受性、对特定生长因子(如维生素、氨基酸)的需求。
    • 酶活性: 如氨基酸脱羧酶、脱氨酶、卵磷脂酶、DNA酶等。
  3. 免疫学特性:

    • 血清学鉴定: 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(抗血清)与待测菌的抗原(如O抗原、H抗原、K抗原、菌毛抗原)发生凝集反应、沉淀反应或免疫荧光反应,进行快速分型鉴定(尤其在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、大肠杆菌O157:H7、链球菌分群等中应用广泛)。
  4. 分子生物学特征:

    • 核酸序列分析: 这是目前最准确、分辨率最高的鉴定方法。
      • 16S rRNA 基因测序: 细菌鉴定的“金标准”之一。该基因具有保守区和可变区,通过测序并与大型数据库(如NCBI、EzBioCloud)比对,可精确鉴定到种甚至亚种水平。适用于细菌和古菌。
      • 18S rRNA / ITS (内源转录间隔区) 测序: 真菌鉴定的主要分子手段。ITS区域在真菌不同种间变异较大,是理想的鉴定靶标。
      • 其他靶基因测序: 对一些属或种,特定基因(如 rpoB, gyrB, dnaK, cpn60 等)有时比16S rRNA具有更高的分辨率。宏基因组测序则用于复杂样本中微生物组成的全面分析。
    • 核酸杂交: 使用已知序列的标记探针(如荧光标记 - FISH)与待测菌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,用于快速检测或鉴定特定病原体。
    • DNA指纹图谱:
      • 脉冲场凝胶电泳 (PFGE): 传统分子分型“金标准”,分辨率高,用于流行病学溯源。
      • 多位点序列分型 (MLST): 对多个管家基因进行测序分型,用于种群结构和进化研究。
      • 重复序列PCR (Rep-PCR, 如ERIC-PCR, BOX-PCR): 基于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快速分型方法。
      •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(RFLP)/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(AFLP): 基于酶切或扩增片段的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。
  5. 化学组分分析:

    •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(MALDI-TOF MS): 革命性的快速鉴定技术。通过检测微生物细胞(主要是核糖体蛋白)的蛋白质指纹图谱,与数据库进行比对,可在数分钟内获得种水平的鉴定结果,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。
    • 脂肪酸甲酯分析 (FAME):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细菌细胞膜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,生成特征性谱图用于鉴定(尤其在环境、工业微生物中应用较多)。
 

二、 遵循的检测标准:规范与质量的基石

为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、可靠性和可比性,菌种鉴定必须严格遵循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标准:

  1. 国际标准:

    • ISO (国际标准化组织) 标准: 如 ISO 7218 (微生物学通则)、ISO 6888 (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计数)、ISO 6579 (沙门氏菌检测) 等系列标准中常包含鉴定部分的要求和方法。
    • CLSI (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) 指南: 在临床微生物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,提供详细的细菌、酵母菌等鉴定操作规程、药敏试验方法和解释标准。
    • EUCAST (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) 标准: 主要在欧洲使用,也包含鉴定相关的指南。
  2. 国家标准 (以中国为例):

    • GB (国家标准): 如 GB 4789 (食品微生物学检验) 系列标准、GB/T 18204 (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) 系列标准中规定了特定微生物的鉴定流程和标准方法(形态学、生化反应等)。
    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 (ChP): 附录中规定了药品微生物检查法,包括对检出菌的鉴定要求(如无菌检查法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控制菌检查)。
    • WS/T (卫生行业标准): 由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,涉及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规范,如 WS/T 497 (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操作指南)。
  3. 专业机构指南: Bergey's Manual of Systematics of Archaea and Bacteria (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) 是细菌分类鉴定的权威参考书。

 

三、 关键检测方法:从传统到前沿的技术演进

菌种鉴定方法不断革新,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、互为补充的技术体系:

  1. 传统鉴定方法:

    • 显微镜检查 & 染色: 快速、直观,是鉴定的第一步。
    • 生化反应试验:
      • 手工法: 使用单个生化反应管或微量发酵管。
      • 商品化鉴定系统: 如 API® 系列 (生物梅里埃)、MicroScan® (贝克曼库尔特)、VITEK® 2 Compact (生物梅里埃)、BD Phoenix™ (BD) 等。这些系统将数十项生化反应集成在塑料条板或卡片中,配合自动化仪器判读和数据库比对,大大提高了通量和标准化程度。
    • 血清学试验: 玻片凝集试验、试管凝集试验、乳胶凝集试验等,用于特定病原菌的快速鉴别和分型。
  2. 自动化与快速仪器鉴定系统:

    • 自动化微生物鉴定/药敏系统: 如 VITEK® 2、BD Phoenix™、MicroScan® WalkAway 等。它们通常结合了比色、荧光、浊度等检测技术,自动完成生化反应孵育、结果判读、数据库比对和报告生成,显著提升效率和标准化。
    • MALDI-TOF MS (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): 将微生物样本(单个菌落)与基质混合点靶,经激光轰击电离后,测量离子在电场中的飞行时间得到蛋白质指纹图谱,通过与庞大数据库进行快速比对实现种水平的鉴定。是目前临床实验室主流的快速鉴定技术(数分钟出结果),通量高、成本相对较低,但仍需纯培养物。
  3. 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:

    • PCR 及衍生技术:
      • 普通PCR: 扩增特定靶基因(如毒素基因、耐药基因、种属特异性基因),通过电泳确认片段大小进行定性鉴定。
      • 实时荧光定量PCR (qPCR): 在扩增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,具有定量能力,灵敏度高,速度快(1-2小时),常用于快速筛查特定病原体(如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)。
      • 多重PCR: 同时扩增多个靶标,用于同时检测和鉴别一组相关病原体。
    • 基因测序:
      • Sanger 测序: 对PCR产物(如16S rRNA基因片段)进行测序,获得目标序列,通过BLAST等工具与公共数据库比对进行精确鉴定。是细菌和真菌鉴定最可靠的方法之一,尤其适用于疑难菌、少见菌和新种确认。
      • 高通量测序 (NGS): 包括Illumina、Ion Torrent、PacBio、Oxford Nanopore等技术,能一次性对数百万条DNA片段进行并行测序。应用于:
        • 全基因组测序 (WGS): 提供微生物最完整的遗传信息,不仅能实现最精确的种水平鉴定,还能进行深入的毒力、耐药、分型和溯源分析,是研究的金标准,成本正在降低。
        • 宏基因组测序 (mNGS): 直接对样本中所有微生物DNA进行测序,无需培养,适用于复杂样本(如粪便、痰液、环境样本)中微生物群落的全面鉴定和病原体筛查,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日益重要。
    • 核酸杂交:
      • 荧光原位杂交 (FISH): 使用荧光标记的探针直接与细胞内靶核酸结合,在显微镜下观察定位,可用于未培养微生物的鉴定和样本直接检测。
      • 基因芯片: 将大量特异性探针固定于载体,与标记的待测核酸杂交,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或耐药基因。
  4. 化学鉴定技术:

    • MALDI-TOF MS: 如前所述,通过蛋白指纹图谱鉴定,速度快、通量高,已成为临床常规主力之一。
 

结论:综合判断与未来趋势

菌种鉴定是一项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、严格遵循标准规范的系统工程。从最基础的显微镜观察到最前沿的WGS和宏基因组学,不同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场景。现代微生物实验室通常采用 “分步鉴定” 策略:形态学、快速生化/血清学筛查先行,MALDI-TOF MS作为常规主力快速鉴定大多数常见菌,疑难菌、少见菌和新物种则交由可靠的核酸测序(特别是16S/ITS或WGS)来最终确认。

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,菌种鉴定呈现出 “更快、更准、更广、更深” 的趋势:

  • 更快: MALDI-TOF MS、快速分子检测(qPCR, 等温扩增)提供分钟级到小时级的鉴定结果。
  • 更准: WGS提供终极分辨率,宏基因组学揭示复杂样本中的“暗物质”。
  • 更广: 数据库持续扩充,覆盖更多环境菌、难培养菌。
  • 更深: 鉴定不止于种名,更深入到菌株水平的毒力、耐药性、进化关系等深层信息(基于WGS)。
 

精准的菌种鉴定如同照亮微观世界的探照灯,是保障人类健康、食品安全、工业生产与环境安全的关键技术屏障,其不断进步将为应对微生物相关的挑战提供更强大的武器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检测热点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最新检测
联系我们
联系中析研究所
  • 服务热线:400-635-0567
  • 投诉电话:010-82491398
  • 企业邮箱:010@yjsyi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
  • 山东分部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
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
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
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
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
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
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
中析研究所
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| 京ICP备15067471号-33
-->